钢铁行业正式进入碳市场:首年“零成本”,未来压力渐增!

31 Jul.,2025

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,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,今天,生态环境部发布了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(以下简称扩围)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。 此前,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9月9日发布了

 

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,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,今天,生态环境部发布了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(以下简称扩围)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。

此前,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9月9日发布了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及编制说明(以下简称“征求意见稿”)。

相较于征求意见稿,扩围方案有何新变化?这些新变化说明了哪些关键问题?

表 对比征求意见稿,扩围方案的主要变化

钢铁行业正式进入碳市场:首年“零成本”,未来压力渐增!

资料来源:生态环境部,国泰君安期货研究;红色字体表示新增,绿色字体表示修改。

一、政策核心变化:首年配额“用多少给多少”

1. 2024年配额=实际排放量

根据最新《扩围方案》,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在2024年度的碳排放配额将直接等于企业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。这意味着,企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,就能获得多少免费配额,既不会有多余配额可卖,也无需额外购买配额填补缺口。

2. 首次履约“无压力”

2025年底前,这三个行业的重点企业需完成首次履约,但因配额与排放量完全匹配,企业无需承担任何显性碳成本(如购买配额的费用)。

3. 未来或有“有偿分配”

方案删除了“免费分配”的表述,暗示2025年、2026年可能逐步引入有偿配额分配,企业未来需为超出配额的排放买单。

二、对行业影响:首年“零成本”,未来压力渐增

1. 2024年:无显性成本 

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企业首年履约无需额外支出,相当于政策“缓冲期”。此阶段以“产能”计,而非“产量”。 

2. 2025年起:成本逐年上升 

- 配额分配将与产能挂钩,采用“碳排放强度控制”原则,鼓励先进产能、淘汰落后产能。 

- 行业整体配额或进入“微缺”状态,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减少排放,或购买配额填补缺口,碳成本压力逐步显现。 

3. 应对国际竞争:数据透明化是关键 

新方案强调数据真实性和信息披露,有助于企业应对欧盟碳边境税(CBAM)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
三、缓冲期后,碳成本时代正式开启 

此次扩围方案为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提供了首年适应期,但未来有偿分配和强度控制机制将倒逼企业绿色转型。全国碳市场短期波动有限,长期看,企业需未雨绸缪,加速低碳技术布局,以应对逐步收紧的碳约束。